光學接觸角測量儀是測量液體對固體材料接觸角的儀器,主要用于表征液體對固體材料表面的潤濕性能,通過光學成像獲取液滴的圖像,利用計算機軟件,通過數學模型擬合出液滴圖像的輪廓并得到接觸角或表面張力,并進行表面能計算和潤濕性分析。可廣泛應用于材料研究、工業涂層、手機制造、生物醫藥、電子電路、紡織纖維、石油開采、航空航天等領域。
執行標準(部分標準)
1.JJF 2099-2024光學接觸角測量儀校準規范;
2.GBT 30693-2014塑料薄膜與水接觸角的測量;
3.GBT 30447-2013納米薄膜接觸角測量方法;
4.GBT 42694-2023紡織品表面抗潤濕性能的檢測和評價接觸角和滾動角法;
5.ASTM D 724-1999(2003)紙的表面可潤濕性的標準試驗方法(接觸角法)。
工作原理流程
樣品放置與調平:
將待測固體樣品放置在樣品臺上。
使用儀器的調平功能(可能通過氣泡水平儀或軟件輔助)確保樣品表面在水平面上。水平度對測量精度至關重要。
液滴生成:
軟件控制微量注射泵,推動注射器內的液體,通過細針頭緩慢擠出一滴液體。
這滴液體在針尖處形成,并在重力、表面張力和粘附力的共同作用下,最終脫離針尖并沉積在固體樣品表面,形成一個穩定的液滴。
光學成像:
光源照亮樣品和液滴。
相機通過顯微鏡頭從側面(側視)拍攝液滴的輪廓圖像。這是最關鍵的一步,必須獲得清晰、無畸變、高對比度的液滴側面視圖。
圖像分析與接觸角計算:
軟件接收到液滴圖像后,進行數字圖像處理:
邊緣檢測:識別液滴與背景的邊界,提取出液滴的輪廓曲線。
基線確定:識別并確定固-氣界面的直線(基線)。